值得努力的方向--慕伊阿道泰雅織布工坊

2013-11-17 00:00:00 張佳祺  報導

[傳統老人家留下來的東西要如何申請專利?]慕伊阿道工坊的負責人藍惠珍,一開始就述說著傳承泰雅織布文化的困難。
 
慢工出細活
 
已經從事10多年的藍惠珍,在自己小小的工作室裡,專注游任於經、緯之間,一點一滴慢慢累積才能成就一匹花色美麗的布。
當時我請惠珍老師示範一次織布的過程,沒想到織一條線,就需要花費大約20秒的時間,過程中還必須專心地計算緯線的數目,她說,只要一條織錯了,這片布就毀了。
我們當時站在惠珍老師旁邊,當她"終於"織完"一條線"時,我不自覺地大聲嘆了一口氣:[終於...。]我心想,現在這個講求速度感的時代,有人願意用這樣巨大的耐心傳承文化,實在令人佩服!
 
沉溺於織布的世界裡
 
藍惠珍從小就喜歡做手工藝,剛好大約10多年前,原住民織布又開始重新盛行,部落社區裡有請老師來教學,結果一學就陷入了泰雅傳統織布裡,無法自拔。她說,每天夜深人靜或是清晨的時候,就是織布的最佳時機。
 
但是傳統手工織布需要很長的製作時間,材料成本又高,訂單不固定,當時很多人一時衝動栽入手工織布,但是大多都因為經濟壓力,3、4年就不得不轉行了。藍惠珍十分感謝她的先生,她說,早期因為有先生的支持,才有拜法撐到現在。
 
轉型成功,未來商機不斷
 
慕伊阿道工坊使用的織布機器不是傳統的織布機,而是經過改良型桌上型織布機,傳統織布機必須坐在地板上工作,改良型的可則以坐在椅子上,而且還比較不占空間。
 
另外,藍惠珍和她的先生也發明了另一種新的桌上型織布機,目前對於花蓮、台東的織布機訂單已經接應不暇,而且機器也在申請專利中,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商機。
 
傳承,值得努力的方向
 
[慕伊阿道工坊]其實是兩個人的名字,[慕伊]、[阿道]分別是藍惠珍的女兒和兒子的泰雅族名字。藍惠珍非常驕傲地展示出兒子幫忙設計的logo,她說,兒子、女兒都對她的工作很支持,兒子自己也喜歡做手工藝,有時候訂單太多時有會請他幫忙。
 
在這裡,我們不只看到了對泰雅傳統文化的經營,更看到年輕下一代的希望,哪怕只是一小顆的種子,也能孕育出一棵大樹。
 
圖/文 張佳祺

影音專區

廣告專區